宋禮華董事長做客新華微訪談
導語 2017 年 7 月,應新華社安徽分社的邀請,宋禮華董事長做客《新華微訪談》節目,就安科生物公司在精準醫療領域的戰略布局等方面話題與主持人進行了深入的溝通。
主持人:觀眾朋友大家好,這里是《新華微訪談》,今天我們邀請到了安徽安科生物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宋禮華宋總做客我們的演播間,宋總您好!
宋禮華:主持人你好。
主持人:安科生物作為中國首批創業板上市公司,長期以來一直致力于細胞工程產品、基因工程產品、精準醫療等醫藥和醫療技術產品的研發和核心技術能力的構建,那么宋總能否介紹一下近年來安科生物在相關領域重點開展了哪些工作呢?
宋禮華:安徽安科生物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實際上是一個以生物制品研發為主的一個制藥型企業,我們最初的定位是生物制藥,現在通過這幾年的發展,特別是上市以后在資本市場的積累,它已經從一家單純的生物制藥公司變成一家生物醫藥公司。所謂的生物醫藥公司是以生物制藥為主,同時還有精準醫療、傳統中藥和創新化藥這一系列圍繞大健康領域進行發展的一家生物醫藥公司。目前除了藥品的生產研發和銷售,我們還有精準醫療和細胞工程產品的研發。
我們的核心技術是以基因工程藥物為主,在 90 年代以及本世紀初安科生物是中國基因工程藥物研發及其產業化的重要企業之一。我們第一代基因工程藥物像基因工程干擾素、基因工程生長激素,是在國內第一批產業化并且能夠在市場應用有將近 20 年的時間,到了現在已經從第一代基因工程藥物發展到第二代基因工程藥物。所謂的第二代基因工程藥物就是從原核的基因工程藥物(像干擾素、生長激素)發展到現在真核細胞表達的基因工程藥物(像現在風靡國內外的基因工程單克隆抗體,這些抗體藥物主要是針對腫瘤研發和產業化的)。
主持人:作為國內較早從事基因工程藥物研究開發和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安科生物很早就確立了“一主兩翼”的發展戰略,那么針對這個“一主兩翼”的發展戰略,您能不能給我們做一個更詳細的解讀?
宋禮華:安科生物最早的“一主兩翼”,是指基因工程制藥作為我們的主體,“兩翼”中的一翼是指傳統中藥和現代中藥,另外一翼是現代化藥和創新化藥。發展到目前,特別是我們上市以后,在近幾年來,我們加大了并購和重組,引進了海外的人才和新的技術,我們現在已經把“一主兩翼”的概念重新進行了定義!耙恢鳌本褪且陨镏扑帪橹;過去的兩翼合并成一翼,也就是中西醫藥;還有一翼呢,是我們近年來著力發展的精準醫療,以細胞免疫治療為核心的基因檢測包括液態活檢在內的這些轉化醫學為主的精準醫療,特別針對腫瘤。
主持人:作為安科生物發展的重要一翼,精準醫療近年來一直是社會關注的一個熱點,尤其是在腫瘤治療領域的應用。我們知道安科生物在去年 11 月成立了轉化醫學中心,那么宋總,您如何看待精準醫療未來的發展?同時也想請您給我介紹一下安科生物轉化醫學中心成立的初衷和具體的規劃。
宋禮華:精準醫療是 2015 年以來全世界范圍內發展比較熱門的一個話題,在世界范圍內特別是大的國際醫藥巨頭都把精準醫療作為一個重中之重來發展。在中國,精準醫療的發展也是如火如荼。特別是這幾年,我們跟海外的交流以及從國外的人才引進和技術引進,使中國的精準醫療也有了一個比較長足的發展。精準治療,我們現在特指腫瘤的精準治療。精準醫學包括了精準診斷和精準治療,精準診斷是要精確地診斷出腫瘤的類型和它的亞型,以及腫瘤標志物。在這種精準診斷的基礎上,我們有針對性地選擇這種靶向的藥物進行精準的治療。
成立轉化醫學中心的初衷,就是想把精準醫療在安徽、在安科生物能夠落地、能夠實施,因為轉化醫學中心實際上是一個平臺,在這個平臺上面我們可以把精準診斷(像基因檢測、液態活檢)和精準治療(像大分子靶向藥物的研發以及免疫細胞治療的實施)整合起來,F在我們轉化醫學中心已經運行了半年多,在精準診斷、基因檢測和液態活檢,包括免疫細胞治療方面的各項工作都已經全面地開展起來了。
主持人:我們都知道宋總您不僅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而且還是一位資深的醫藥專家。安科生物近年來可以說是大刀闊斧成功地并購了行業內的多家優質企業,通過并購重組的方式建立了安科自己頂尖的科研學術團隊。那么宋總您作為安科生物的領路人,是如何看待并購在醫藥企業發展中的作用?又是如何定義安科生物的人才隊伍建設的?
宋禮華:并購重組,特別是醫藥企業的并購重組這幾年越來越受到重視,安科生物也是從 2015 年開始先后并購了上海蘇豪逸明、無錫中德美聯以及參股和控股蘇州博生吉和上海希元生物,這幾家公司全都是在精準醫療領域的企業。我們并購這幾家企業的初衷就是:第一,壯大安科生物的規模,第二,也把我們現在生物制藥的結構做一個進一步的完善和調整,從過去單純的生物制藥變成現在的生物醫藥。其中包括了基因檢測,像無錫中德美聯在基因檢測這個領域里面,特別在某些細分領域比如法醫鑒定在全國也是屬于龍頭企業;上海蘇豪逸明是多肽藥物的原料生產企業,也是國內的龍頭企業;蘇州博生吉是在國內基因和細胞免疫治療領域的非常有特色的企業。這幾家企業并購到安科以后,不僅僅在結構上得到了調整,在規模上得到了壯大,更重要的是我們已經通過并購重組引進了一批國內外都屬于領先的、頂尖的技術人才和科學家團隊。人才戰略一直是安科發展戰略的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安科一直以來非常重視人才隊伍的建設,我們是通過實實在在的、有安科特色的人才政策,那就是用股份留住這些人。我們過去是這樣做的,留住了一批人才在安科,共同發展使得安科有了今天,那么今天在新的形勢下特別是在精準醫療這個領域里面,我們也是通過并購重組、通過股份的紐帶把這些人不僅作為并購的對象,同時他也成為了安科的股東之一和管理團隊的高級骨干。
主持人:宋總能否從政策形勢、社會環境等方面目前為我們解讀一下目前我們國家醫藥行業企業的發展現狀?您覺得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們有哪些優勢?還存在哪些明顯的不足?在這些問題面前,未來醫藥行業包括安科生物在內的著力點在哪里?最終又將實現怎樣的愿景?
宋禮華:我們國家整個醫藥行業呢,和其他的行業也差不多,有它的特色,但是跟整個中國各行各業一樣,它的發展現狀在結構、規模和核心競爭力上面需要一些改革。普遍存在的現象,就是我們國家的醫藥企業規模小,結構不夠優良,核心競爭力還不夠強大,特別是在創新藥物的研發和產業發展等我們跟國外的大的跨國公司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國家這幾年也出臺了很多政策,鼓勵醫藥企業進行技術創新,也鼓勵國家醫藥企業在創新藥物的研發和產業化上面來改善我們這個行業的結構、規模以及效益。國家在發展醫藥行業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包括新藥審批、扶持政策的落實,以及國家創新藥物開發的很多優惠政策。所以,包括安科生物在內的很多醫藥企業,現在都處于一個蓬勃發展的時期,如果我們在企業并購重組、擴大企業規模、調整產業結構、提升核心競爭力上面再加大布局、加大投入的話,我相信未來包括安科生物在內我們將會在醫藥行業這個領域里能夠培育出結構優良、規模和效益都能夠和國際跨國醫藥公司相媲美的大型的醫藥企業和產業。
主持人:好的,今天聽了宋總給我們的這一番介紹,我們對安科生物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在這里我們衷心地祝愿安科生物的未來能夠朝著創建國內一流的生物醫藥企業的目標越走越近,朝著“百年安科、百億安科”的宏偉目標不斷邁進。謝謝宋總!
宋禮華:謝謝主持人! |
作者: 發布時間:2017-08-08